新快报讯 12月28日,第十届“**创新创业大赛”首届“纳米产业技术创新专业赛”决赛(以下简称“专业赛”)在广州市黄埔区、广州高新区举办。从全国初赛中脱颖而出的24个纳米科技创业队伍进行了一番激烈角逐。
受疫情影响,本次总决赛首次采用线上比赛、线下评审的方式进行。组委会开通现场直播通道,对总决赛开幕式、企业路演答辩全过程进行直播,吸引了纳米科技界、企业界、投资界等近4万业内专业人士收看、点赞。
为“纳米之星”搭建“技术”“产业”对接之桥
据了解,进入专业赛决赛的24个优秀纳米科技创新项目覆盖了纳米科技领域的多个热点板块,**括纳米技术3D成像、肿瘤检测纳米技术、肿瘤治疗纳米药物、复合纳米材料等纳米领域热点板块。
其中,获得大赛企业组的桂冠的济源海**瑞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特种功能纳米二氧化硅、纳米杂化材料的研发、生产与销售企业,拥有国内一流的纳米材料专业集成创新队伍和研发能力,现拥有**发明专利21项。
与其并列**的北京中科纳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致力于肿瘤预防、**准**疗的创新型纳米生物**学高科技公司,已经成为**CTC行业领军者,其自主研发的诊断技术取得多项国内外领先的学术成果。
获得初创企业组**名的中科国纳康达(北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纳米新药开发,拥有独创的纳米药物设计、筛选和优化**级生物技术,在纳米新药研发、临**实验及高科技企业管理等方面拥有深厚的经验积累。
据悉,纳米产业技术创新专业赛是我国纳米科技领域的**高赛事。大赛旨在带动和发掘一批在技术基础、团队构成、市场前景等方面具有突出发展潜力的纳米科技创新创业团队,并为其搭建项目对接社会资源的重要舞台,促进纳米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为纳米产业发展提供助力。
“纳米产业技术创新专业赛充分展示我国纳米科技产业化取得的重要成果。通过系列创业集训、项目路演展示、**准匹配资源等手段,展示、锤炼出一批优秀的种子企业和项目,为企业及项目提供人才、技术与产业、资本等要素,为中小微科技企业搭建突破‘产品化、商品化’两个‘**亡谷’的成长阶梯。” **科学院院士、发展中**科学院院士赵宇亮表示。
广州高新区加速布局纳米科技产业
记者了解到,**创新创业大赛纳米产业技术创新专业赛前身为“纳米之星”创新创业大赛,截至2020年已举办了六届,今年首次纳入由**科技部主办的**创新创业大赛专业赛序列,总决赛落户黄埔区、广州高新区。这将有助于推动一批优秀的纳米科技领域成果在粤港澳大湾区转化落地。
纳米技术作为多学科交叉前沿领域,已成为推动科技经济发展的新引擎。2019年,广东省设立了纳米科技专项,加强广东企业与全国纳米科技界的联合研发。
作为广州实体经济主战场、科技创新主引擎,黄埔区、广州高新区当前正举全区之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纳米科技创新高地,加快建设全球领先的“**纳米谷”。
坐落在中新广州知识城的“**纳米谷”是该区重点打造的纳米产业集聚区,通过引进中科院和高校顶尖团队,培育、孵化一批高科技创新企业。“**纳米谷”将引领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成我国纳米科技从基础研究到应用技术研发再到产业转移转化的全链条创新体系,形成纳米科技产业集聚区和辐射效应圈。
作为黄埔实验室的核心组成部分,广纳院于2019年12月挂牌成立。广纳院是**纳米科学中心和广州高新区共建的新型研发机构,定位于国际一流的纳米科技转化基地,打造完整的1-9级科技创新链,形成创新链上中下游的同步协调发展机制。目前科研人员和研发工程技术人员已达到600多人,引进高水平人才团队和科研项目达30余个。
2019年12月,该区出台了国内支持力度**大、政策体系**全的纳米产业专项政策“纳米10条”,围绕研发**奖励、金融扶持与奖励、重大产业项目建设奖励、技术研发与产业化专项奖励等7个方面给予支持,**高支持经费可以达到1亿以上。目前,全区注册经营范围涉及纳米技术的企业超过260家。
文图:新快报记者李应华 通讯员黄于穗、焦婵娟
来源:新快报
正打造“未来城”的锡东新城商务区
市民们的生活正日益拥抱“未来”
今天,**物联网之都——无锡,迎来了科技改变生活的历史**时刻:拥有世界领先蜂窝车联网通信技术和单车智能技术的6辆自动驾驶小巴,行进在开放道路上,开始成为锡东新城居民们生活中日日可见的“亲切伙伴”。
今天,无锡迎来开放道路自动驾驶巴士接驳线路正式开通!值得骄傲的是,近两年来,整个锡东新城方圆45平方公里,通过大量路侧设施和网络的改造升级,已全部成为“智慧的路”!新城智能网联道路实现规模化覆盖,280公里线路里程为全国**长。
新奇初体验
12月25日是
自动驾驶小巴常态化运行的首度“预热”
共有3批乘客“体验官”前来参加试乘
1
08:50
“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姚桐斌的族弟姚炳华老先生和五名天一实验学校的少先队员,成为首批市民“体验官”,现场感受自动驾驶小巴。
有56年党龄的姚炳华热衷感受时代的进步。老人带上同是老党员的杨永康一起**坐车。“咦,这个方向盘在汽车转弯时会自己动的呢!”
同一辆车的少先队员们则对车前显示屏啧啧称奇,科幻电影里才能见到的全息投影,在小车内实时反馈,车外动感情形化作移动变化色块,实时感知周遭路况。小车不大,却充满黑科技!
3
10:50
帆软**公司位于商务区核心区,居住在水岸佳苑(人才公寓)的该公司多位工程师也来尝鲜“打卡”。“有突发超车和路边停车较多时,小巴能自我预警并减速呢。”工程师们对车内的众多路侧反馈信息和系统的及时处置能力,感受出了别样的“门道”。
窗外寒风呼呼,安全便捷的乘坐“初体验”让这些新城市民们感觉到了居住在新城的真切幸福指数。
从2022年元旦起
所有来到锡东新城的市民
都可**预约乘坐这样的专线小巴
未来成为日常
小巴顺畅行驶
为新城市民们带来出行便利
物联世界、5G潮涌——在无锡,未来道路的“样板间”日益****:在锡东新城内,280公里的这些行车道正被各类先进路侧设施覆盖,满满未来感的自动驾驶汽车,以及与其匹配的“智慧道路”全面投入使用。
它们的背后,是数据、**以及大量**件设施的智能集成,聚焦了来自人工智能、地图定位、整车制造、封装测试等环节和较长的产业链。在自动驾驶这条“赛道”上,无锡围绕相关政策颁布、测试牌照发放以及测试道路搭建等维度,正加速发力布局“自动驾驶之城”。
6辆智能网联自动驾驶小巴的满座状态为乘客8人以及1名安全员。与小巴们同步工作的,还有2辆技术协同保障车。进入常态化运行的这些自动驾驶小巴工作节奏其实相对单一:点对点往来,中间**靠。每天各线路“始发”的时刻表参照当日地铁到站时间机动设定。
小巴日常运营的负责人陈欣颖
目前巴士穿梭行经路段,为市民出行**为密集的交通线路,分别为查桥山韵佳苑至地铁2号线查桥站、地铁迎宾广场站至水岸佳苑、地铁迎宾广场站至润富里。
2022年元旦起,自动驾驶小巴正式运行,服务新城居民的日常出行,所有市民均可**乘车,小巴将成为穿梭在居民区和地铁站之间的“暖心小蓝”。
预约方法:每个站台都会设置乘车**码,大家可通过**进行预约,选择合适的班次,等车子到站后,扫描验证即可乘坐;也可手机搜索“锡东新城自动驾驶小巴”**小程序(元旦起上线),预约成功后,按照预约信息前往小巴站台乘坐。
小巴行路享“优先”
江苏航天大为科技**份有限公司为新城提供智能网联道路建设和小巴运行的技术服务。在航天大为的自动驾驶小巴调度**内,数据和**实时信息交互,“车路网云”不再是艰涩概念,而成为未来道路的智慧中枢。
据了解,自动小巴车辆**括车辆主体、**件**以及自动驾驶系统三大部分,装在小巴前部的摄像头能对红绿灯进行感知识别,可以检测80m以内的红灯、绿灯、黄灯以及不亮灯。
航天大为自动驾驶小巴技术总监王鹏程
小巴前部加装了不少物联感知设备,用来实时监控安全员状态,当安全员发生打哈欠、接打电话等异常行为时,会及时发出语音提醒;激光雷达分别安装在小巴车身前部左右两边及尾部,可以识别车道内还有车道边缘的障碍物,**括普通车辆、大车、行人、自行车等。
小巴接驳线路上还建设了较为完善的车联网路侧基础设施,为车辆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保障。在相关信号控制交叉口,采取“小巴优先”信号控制策略,减少车辆在交叉口的延误时间,体现公共车辆的效率优先理念。
未来“驶”来
点亮****生活
加速发展物联网产业的无锡,
正大步迈向
智慧之城、筑梦之城!
责编:沛青
来源:江南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