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军事
13年前的今天
**海军首批护航编队
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
执行护航任务
13年间
越来越多的外国商船
主动寻求**海军护航编队的保护
也有遭到海盗袭扰的商船请求救助
那么,抓捕海盗的真实现场有多惊险?
一起来看看
↓↓↓↓↓↓
2017年4月8日傍晚
第25批护航编队
接到英国海上贸易组织通报:
图瓦卢籍OS35号货船
在亚丁湾索科特拉岛西北海域遭海盗劫持
海盗数量不明
4月9日凌晨
16名特战队员
在舰载机空中掩护下
乘小艇登上OS35号货船
发起营救行动
海军陆战队某旅连长龚凯峰说:
“我们到了驾驶室
有**击的痕迹,**括那个窗户
整个驾驶室被砸了,满目狼藉。”
特战队员
在舰载机空中兵力和艇舰的支援下
迅速将19名船员解救出安全舱
13年来
**海军护航编队
先后解救、接护和救助遇险
中外船舶70余艘
查证驱离疑似海盗船只约3000艘
**海军护航编队在护卫各国商船的同时
积极承担多样化任务
一次次在紧要关头挺身而出!
护航13年
**海军为保证国际贸易
通道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
来源:解放军报
在战车的行列里,全地形车能够适应多种地形。如果再根据实际需要,对一些功能进行强化,比如采用前后厢铰链式设计,那么,它爬坡涉水就更是如履平地。**“兵器控”给大家介绍3种各具特色的前后厢铰链式履带全地形车。
一车多用耐冷抗寒
俄罗斯“阿留申人”全地形车
作为一款主要配备给驻北极、西伯利亚和远东部队的全地形车,俄罗斯“阿留申人”全地形车采用了前后厢铰链式设计。这种设计,使全地形车在运行时两个车体可相互推拉,越野**能更好。
该车“体重”较轻,总重11吨,加上强劲的动力和履带式设计,它能轻松穿越灌木丛和沼泽地,突破水障。如果被水淹没,驾驶员可启动真空泵,使车辆漂浮起来。“阿留申人”全地形车自带“暖宝”——完善的加热系统和燃料预热器。这种设计可让该全地形车从容应对极寒天气。
上述优势加上车内空间较大,使“阿留申人”全地形车可胜任运输、架桥和摆渡等工作,也可改装成休息舱、**疗舱或指挥所,或配备各种武器装备实施雪野等环境中的突击。
橡胶履带**能均衡
瑞典“北欧海盗”全地形车
和俄罗斯“阿留申人”全地形车相似,瑞典“北欧海盗”全地形车也采用了前后厢铰链式设计。虽然比“阿留申人”要重一些,但和前辈BV206系列全地形车相比,它则轻了许多。这使它能更好地平衡机动**、生存能力和有效载荷之间的关系。
与前辈有所不同,它采用了步兵战车的底盘、动力系统、变速箱和传动装置,并在不少方面进行了优化。比如,采用钢丝加强整体成型橡胶履带,“脚底板”更轻更耐磨。在履带遇袭受损的情况下,也能以较快速度行驶一段时间。
该车主要以后勤保障和战地支援任务为主,模块化的设计使它也能胜任其他多样化任务。为增强防护力,它不惜以降低机动**为代价,加固了复合装甲,升级了防地雷组件,还可外挂装甲提升战场生存力。
重在载人防护力强
新加坡“野马”3全地形车
新加坡推出的“大块头”前后厢铰链式全地形车“野马”3,更像是为载人量身定制。
该车在“野马”2全地形车基础上升级而成,延续了“野马”2多拉快跑重防护的传统。经过改造升级,“野马”3全地形车的发动机更加紧凑,车内空间更大,**多可搭乘15名士兵。
防护力强是其特点之一。其前后两部分车体都有所改进,采用V型防**设计,载员座椅采用悬吊方式,能够削弱地雷****时产生的冲击力。
为便于乘员上下车,该车前部车体所开门数量有所增加。另外,它具备数字化战场空间感知能力,比如安装有一套摄像系统,可在闭窗驾驶或在低能见度情况下提供一定的观察能力。